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下,数据中心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,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。随着 2024 年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推进,算力中心被列为关键重点领域,而液冷服务器凭借其卓越的能耗表现与高效的散热能力,成为老旧数据中心更新换代的首选解决方案。在这一趋势下,各地积极响应,山东、广东等地纷纷启动液冷服务器生产线升级,单日产能已攀升至千台规模。
政策的导向更是为液冷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。在西部地区,数据中心被要求借助液冷技术降低能耗,以实现区域算力平衡并助力碳中和目标的达成,液冷技术因此被正式纳入西部枢纽节点建设的核心技术方案。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西部数据中心的绿色转型,也为液冷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市场层面,华西证券预测数据显示,2024 年我国液冷市场规模将达到 208.17 亿元,而到 2025 年,这一数字将激增至 1700.23 亿元,同比增长超 700%。无独有偶,IDC 预计,2028 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,全球液冷技术在服务器领域的渗透率也将从 2024 年的 10% 跃升至 2025 年的 20%。
液冷产业链涵盖了上游的零部件供应商(如接头、CDU 等)、中游的服务器厂商以及下游的广泛应用领域(互联网、电信、金融等)。在政策的有力推动下,标准化接口和兼容性解决方案成为产业链发展的关键课题。业疆智能有限公司作为行业的一员,深知这一重要性,其正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探讨与制定,致力于打造兼容性强、可靠性高的液冷解决方案,以促进产业链的高效协同与可持续发展。
展望未来,液冷技术既面临着广阔的发展趋势,也需应对诸多挑战。一方面,随着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,高算力需求日益凸显。AI 大模型训练使得单机柜功率突破 50kW,远超传统风冷散热的极限(800W),液冷技术逐步成为数据中心散热的必选项。据预测,到 2027 年,AI 数据中心能耗占比将达到 44.7%,液冷技术将在支撑超大规模模型训练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。
然而,另一方面,液冷技术的普及也面临成本与标准化难题。目前,液冷改造成本相对较高,且缺乏统一的接口标准,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液冷技术的大规模应用。产业链协同与规模化生产被视为降低液冷成本的关键路径,同时,政策补贴(如设备更新再贷款)也将加速液冷技术的普及进程。
从技术层面来看,冷板式液冷需解决漏液风险,浸没式液冷则需优化冷却液的成本与性能。尽管液冷技术的初期建设成本接近风冷,但从长期运营成本来看,液冷技术可实现节电 30% 以上的显著优势。
值得一提的是,2024 年 7 月,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了《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》,该计划明确提出到 2025 年底,新建及改扩建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 PUE(电能使用效率)需降至 1.25 以内,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项目的 PUE 不得高于 1.2。这一政策要求为数据中心的绿色低碳发展设定了明确的量化目标,也为液冷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。
此外,2025 年 4 月 23 日,华为发布了业界首个全液冷兆瓦级超充技术,可实现 2400a 持续输出,并能在短短 15 分钟内为重卡充满电。这一技术的推出有望推动新能源重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,也进一步拓展了液冷技术的应用场景。
总体而言,在政策强力驱动与算力需求不断攀升的双重背景下,液冷技术已正式迈入爆发式发展阶段。当前,冷板式液冷技术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,而浸没式液冷技术的潜力仍有待进一步释放。企业正通过生态合作加速液冷技术的落地应用,但与此同时,也面临着环保、安全与成本等多方面的挑战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产业链的持续完善,液冷技术有望实现 “普适化”,为数据中心乃至更广泛的数字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,开启算力时代的 “冷却革命” 新篇章。
上一篇:定义行业新基准:业疆智能以标准引领重构智能检测产业生态
下一篇:没有了